什麼熱帶魚不用加熱棒,飼養熱帶魚需要在前期準備許多養魚設備,不過也有一些魚是不需要加熱棒的,對於新手朋友不知道哪些熱帶魚是不需要加熱棒的,下面愛寵網的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下哪些熱帶魚是不用加熱棒,喜歡熱帶魚的朋友一起進來了解下吧。
非熱帶淡水魚指作為觀賞熱帶魚的“不怕冷”的魚,包括亞熱帶和溫帶觀賞魚,種類較少。這裡需要界定一下非熱帶淡水魚的耐低溫標準。一大批淡水魚都具耐較低水溫的本領(即一些很典型的熱帶魚),如孔雀魚、神仙魚、地圖魚、接吻魚、龍魚等水溫因事故等降到20℃以下,有的接近15℃,它們基本上都能“通過考驗”;但再低一些情況就不同了,這些魚也將相繼“倒下”。我們把能經得起10℃以下低溫的熱帶魚都可稱為耐低溫淡水魚。只因耐低溫程度和時間差別大,統稱非熱帶淡水魚。這類魚中較常見的有劍尾魚(7℃)、月光魚(7~8℃)、金絲魚((5℃)、斑馬魚((6℃)、叉尾鬥魚((2℃)、蚊子魚(<7℃)、平鰭鰍魚類(如以植食為主的擬腹吸鰍、華平鰍、四川華吸鰍)((3℃)、鱘目幼小魚((2~5℃)、胭脂魚(<6℃)、黃金條魚及改良種、金條魚及七星金條魚、青苔鼠魚(植食為主,<7℃)、黑裙魚(<10℃)、各種南美洲甲鮎鼠魚(甲鼠魚<10℃)。這些魚多半為雜食性。印度黃金鱂、白雲金絲魚、藍曼龍、斑馬魚、月光魚、孔雀魚為耐低溫熱帶魚。耐低溫能力比較如下:孔雀魚(耐最低溫為14-15℃)<月光魚(耐最低溫為12-10℃)<斑馬魚(耐最低溫為 10-9℃)<<藍曼龍(耐最低溫為10-8℃)<印度黃金鱂(耐最低溫為6-7℃)<白雲金絲魚(耐最低溫為4℃)<中國鬥魚:天堂魚(耐低溫4-3℃)。
劍尾魚不耐低氧,原因是生長快、代謝快、耗氧量大。月光魚、金絲魚、斑馬魚當水溫波動在20℃上下時易受車輪蟲、魚波豆蟲(口絲蟲)、斜管蟲及其他纖毛蟲侵害,也易感染卵鞭蟲病,宜杜絕感染源。叉尾鬥魚(除種內好鬥外),挑不出什麼毛病,僅在野外河溝中的中小魚(有部分地區)易患“白鱗”病等,但成魚卻極少有這些病,估計或可自愈;而其白化種白兔魚的抗病害能力,遠不如叉尾鬥魚之一半,易患白點病等。蚊子魚在高溫時有滯長現象(易與青鯡魚混淆,青鯡魚為卵生)。平鰭鰍類魚不耐低氧,更不耐污染(水中氮含量高即死亡,因之可作水質指示魚)。鯡目幼魚常瘦弱而死(多為餌料問題),尤其在酸性與弱酸性含氧量略低的水中,事故多。胭脂魚的幼小魚以底棲生物為餌,餌料來源不是時常瘦弱而死,幾乎不攝食水中之餌較大的魚則可白行在大型缸底覓食水蚯蚓、蚯蚓等。黃金條魚、金條魚、七星金條魚均無明顯“短處”,只是魚較小,水質差時顏色灰黃,但生命力強。青苔鼠亦為山澗溪流中魚,習性及優缺點基本同於平鰭鰍科魚。黑裙魚實際上是阿根廷溫帶(脂鯉科魚,相當於中國的黃金條魚,較耐粗放,不足之處是幼魚體色黑觀賞價值高,而成魚(灰白色)觀賞價值低。甲鮎鼠魚水溫在10℃左右一般不會有大問題,但溫度再低時事故明顯增多,也會得病而死等。這些魚中最耐高溫的要數叉尾鬥魚和斑馬魚,水溫接近40℃一段時間,水溫降低後若無其事。
上述這些魚養在水溫20~23℃的魚缸中攝食等一切正常但有的不喜高溫,如鱘魚超過25℃攝食銳減,滯長,易致病。
鱘魚多為寒溫帶、寒帶魚類,前幾年進人水族觀賞缸池。最好水溫不超過20℃。為讓它們有點大自然的“感受”,有人建議加1%~5%的鹽。平鰭鰍類魚、青苔鼠魚、甲鼠魚同樣不喜高溫水溫最好不超過25℃。平鰭鰍類魚最好不加鹽。
至於投餵,上述魚不一定要同真正的熱帶魚一樣,1天定時餵1~2次,它們多以附生苔藻為食,要讓它們經常可覓到餌料。
溫帶及以北的魚,水溫低,代謝稍慢,宜細水長流,不要在它們想吃餌時拖到明天餵(這樣魚當然生長慢)。因水溫低,洗過濾泡沫、過濾棉、衛生清理等周期一律可適當延長。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