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滯長怎麼辦,魚滯長的原因雖多,但可以“順藤摸瓜”,先觀察魚索餌情況。如果索餌不正常,可能的原因是有病、水質不佳;如果索餌正常或只是偏少,可能是餌料缺乏營養。缺乏營養,可能缺維生素、礦物質,缺某種氨基酸或氨基酸比例不當。
(1)病害。很多魚病常表現為不攝食、少食、厭食的症狀。魚瘦(魚結核等)病,開始時食量漸減以至“絕食”,無特效藥可治療。腸炎也屬常見病,投餵不新鮮的鉺料、水源不潔、交叉傳染均是腸炎病的直接或間接誘因。鞭毛蟲寄生也能使魚厭食與不攝食。還有其他能導致魚直接死亡的病。魚得病後一般不索餌。病若能治好,魚恢復健康了才索餌,才開始長大。
(2)水質不佳。魚滯長,水質方面一般多為硝酸鹽含量偏高,而不是氨和亞硝酸鹽含量高(此兩項偏高常為急性死亡,不存在滯長問題)。因而可以進行多次對水(若是海水缸至少也要部分對水),用水草、海藻作為氮肥吸收者,或者著手培養“生態水”(見第24問),結合部分對水。水質不佳還可能存在物理原因,如畏光的魚養在亮缸中,喜光的魚養在暗缸中,怕冷的魚水溫偏低,好熱的魚水溫偏低等,也表現為滯長。
(3)缺乏維生素。缺乏不同維生素症狀不同。當初期缺乏維生素時,魚往往表現為呆滯、食慾下降、魚體發黑、體態變化等,繼而各種症狀加重瘦弱而死。
當缺維生素B,、B3、Biz、A以及肌醇、礦物質鎂或鑽等時,將引起魚明顯地厭食、滯長、皮或鱗破落,最終死亡。
缺維生素B,、A、D等時,將引起魚眼出血、眼珠變白等,同時看不見餌料等物,滯長。眼球突出眼眶外,甚至發炎脫落。
缺維生素B.、B,、B6H等時,魚容易受驚亂竄、不安、無意攝餌且運動游泳不正常(失衡、痙攣)。
缺維生素B2、H及葉酸等時,魚顏色發黑或暗淡失色,無精打采。
缺維生素B3、Bs、B6、E、A及膽鹼等時,魚體潰爛、腹部水腫或多脂肪,肌肉萎縮,一段時間後死亡。
缺維生索C及礦物質鈣、磷、錳等時,魚骨骼畸形、脊骨側彎或彎曲等。
缺其他維生素組的症候群,外觀表現也同樣為厭食、滯長,以及各種病症,如出血、潰爛、變形等。
購買上好的餌料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維生素缺乏症,但還是應該以多餵鮮活餌為主。雜食性魚同植食性魚類一樣補充素餌,如商品素餌顆料、蔬菜、萍類等。小魚與小型魚還要把蔬菜等搗碎,以求適魚之口。
(4)氨基酸營養不全。魚的餌料同所有食物一祥,主要成分不外乎醣類,多半是各種穀物的澱粉,鯉科魚需要量較多一些;蛋白質,存在於生物體中,但以動物蛋白質易消化,含量也高;脂肪,也來源於生物。這3種食物主要成分中,問題最大的是蛋白質,其成分有22種氨基酸,魚類可以在體內合成其中的14種,還有8種必須從餌料中獲得。餌料中如果含有全部8種氨基酸,就叫全蛋白質餌料。如果缺少了其中一種或兩種以上就成了“問題餌料”,魚長期吃這種問題餌料將滯長,逐漸消瘦。
各種熱帶魚對各種氨基酸所需要的量的比例是不盡相同的。例如鯉魚、鮎類魚對精氨酸需要量約佔43%。但一般餌料中最缺的卻是賴氨酸。賴氨酸往往成為魚類營養的限制性條件,不少餌料也往往因缺賴氨酸等而成了“問題餌料”。餌料中如果賴氨酸等氨基酸比例足夠,且投入水中不溶失,能同步被消化吸收,就叫平衡蛋白質餌料,一般可算是上等餌料;反之稱不平衡餌料,為次品。在市場上各種餌料琳瑯滿目,但哪一種好只能通過試用後知道,~般都無需添加賴氨酸。只有專門餌料,如鰻魚餌料等,才作專門搭配。
所以對於“問題餌料”和不平衡餌料,不去比較不知道,要在選擇較好的餌料後還要時常補充鮮活餌料和小浮萍等植物性餌料。植物性餌營養最全面,誰可曾聽說過吃飽草的兔子和羊營養不良呢!
(5)不要把魚養在不適合魚生長的環境中。主要存在問題有:容器太小;水溫太低或太高(每一種熱帶魚都有其最適水溫和存活水溫,應分別予以關注並控溫):把喜光的魚養在暗處,相反又把喜暗的魚養在亮處;在低氧或水質很壞的水中養魚(水質壞主要是指含氨與亞硝酸鹽、硝酸鹽等排泄的轉化物超標);或者水中其他污染物,如水中所含有機質長期過多等。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