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養好江河上源魚類 一個缸中放2-3只

觀賞魚 2022年10月12日

  怎麼養好江河上源魚類,江河上源的水文特點是“自成一統”的。上源的上限往往是泉水的源頭;上源的下限界定為不受人類活動干擾,中下游魚類一般不可到達(包括溯源產卵的魚類),而上源魚類仍可以正常繁殖的最下游處。

  因而上源是一個“世外桃源”,水流沒有污染,硬度多極低,即使是石灰岩(喀斯特地形區)流出的泉水,硬度也比其中下游河水低。幾乎沒有或極少有與上源水流相通,但又不流動的“藤瓜池”。水中沒有單胞藻,更不可能出現綠水,水中細菌及原生蟲(河湖常見)極少,但岩石及卵石上有附生“苔”和底棲藻類(附生線狀藻類及流速慢處的絲狀藻)。因為有植物,所以有蝦、石蟹(上源蟹類)等,還有種類較多的昆蟲幼蟲和水生昆蟲。這一切為上源魚類提供了素食以外的美味。當然,這一“佳餚”是很有限的。由於是源泉處動水,水中含氧量近飽和。在清永中游動的魚,遊速極快。這些魚都可以植物性餌料為食,但適口動物性餌多不拒絕,壽命也多不會很短(3年以上)。此外,還經常可以發現在陡坎、瀑布以上生活著的魚種類與陡坎、瀑布以下基本相同。也常能發現陡坎、瀑布以下的魚,不論是何種類都不可能上溯到其上方領域,其上方魚從何處來?唯一的解釋是在地殼變動的過程中上源各段始終都有魚生活著,這又有兩種情況:一為地殼傾斜、不均衡隆起,造成陡坎、瀑布等所致;二為溪流因岩性不同,下切深度懸殊所致。這些都說明其歷史已不下千百萬年。

  千百萬年形成的習性, “本性難移”,我們只能具體模仿創造其生態環境,即盡量貼近它們的祖籍地環境:

  (1)寬敞的容器,不少的鵝卵石、稀疏的置物。

  (2)恆定的水流,清澈的水質,足量的溶氧。

  (3)足量的素餌,時令的活餌,或隔日投餵。

  (4)充足的光照,長“苔”的缸壁,生長的水草。

  (5)較低的水溫,穩定的環境,偏低的硬度。

  水溫為什麼也偏低呢?因河流的上源總在山上及山麓一帶,山上流下的水總是涼涼的。一句話,海拔高處氣溫低, “高處不勝寒”。當然,熱帶低海拔的源頭並不冷,而只是涼;高海拔地區,如埃塞俄比亞高原(3000多米),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安第斯山(亞馬孫河上源或其支流上源),雖在熱帶,但因均高於3000米,所以源頭處的魚都只能作為亞熱帶或溫帶魚來處理。墨西哥、中國廣西和雲南省的絕大部分地區的源頭處的魚,水硬度都偏高,不低於214-357毫克/升(12-200 dH)。亞熱帶地區的上源因夏季生物種類偏多而顯得“熱鬧”,冬季水溫可接近0-5℃(北部低、南部可高於15℃);中亞熱帶地區如福州市出產的類似於條紋光唇魚的花斑鮑魚、大樟溪上源的平鰭鰍類魚,均能耐5℃之下的低溫,且在10℃的水中也能活動自如。對於可耐低溫的魚在冬季活餌少或餌料質量差時,可考慮適當調低水溫,暫時降低代謝速率。

  上源魚類的很大缺陷是不耐低氧、不耐有機污染、不耐高“三氮”(如氨等),因而在飼養過程中應予以特剮照顧,不能掉以輕心。上源魚往往可以用來作“指示魚”,一個缸中放2-3只,水質究竟有無問題只要看這幾隻魚的狀態。這幾隻魚若病或死去1-2只,則應立即採取對水等措施。

  上源魚和可作為上源魚看待的有亞熱帶的類條紋光唇魚(閩江等支流上源)、七星魚(甬江水系各上源)、平鰭鰍科的爬岩鰍魚、華吸鰍魚、華平鰍魚和擬腹吸鰍魚(分別分佈於廣東、廣西、海南、福建、四川一些溪流上源),熱帶的一線跳鱸魚(拉普拉塔河中下游支流上源)、美麗燈魚、寶蓮燈魚、檸檬翅魚、紅鼻剪刀魚等幾十種脂鯉科小型魚(多在亞馬孫河各大支流的支流上游與上源)。當然,燈類魚中的紅綠燈等,經過多代培養不完全像上源魚類,已能適應普通都市自來水;檸檬翅魚也一樣(但似乎還殘留著野性),繁殖時定要軟水;不易繁殖的寶蓮燈和稍有難度的紅鼻剪刀魚,依然很“嬌”,也是靈敏的水質優劣“指示魚”。

我來說兩句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