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門氏菌病,本病是幼齡鳥常見的急性敗血症,以腹瀉為主要特徵。在飼養管理不良和缺乏有效防治措施的情況下死亡率很高。
【病原】本病病原為沙門氏菌屬。本屬細菌對乾燥、腐敗、日光等因素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可以生存數週或數月;60℃經1小時、70℃經20分鐘、75℃經5分鐘死亡;對化學消毒劑的抵抗力不強,一般常用消毒劑和消毒方法達到消毒目的。
【流行病學】火雞對本病有易感性,但次於雞、鴨、雛鵝、珍珠雞、野雞、鵪鶉、麻雀,歐洲鶯和鴿也有自然發病的報告。芙蓉鳥、紅鳩、金絲雀、綠雀和烏鴉不易感。本病可經過不同途徑傳染,帶菌鳥是主要的傳染源,被糞便污染的飼料、飲水及墊草也可傳播。冷熱不均、不衛生、營養不良等,均可引起本病的發生。
【症狀】幼齡鳥嗜睡,食慾消失,胎毛蓬亂,喜躲在昏暗處,縮頸,眼半閉,翅膀下垂,呆立不動,腹瀉。糞便初呈乳糜樣,以後變為白色,肛門周圍胎毛常沾有糞便,有時見肛門被糞便堵住,肛門沾滿糞便的病雛鳥在排便時常發出尖銳嗚叫聲。此外,常表現體溫升高,呼吸困難,大多數死亡。
【防治】防治藥物很多,效果較好的有呋喃唑酮、慶大霉素、氯黴素、卡那黴素、土黴素。磺胺類藥物財幼雛有時會引起毒性反應,表現為食慾減退、內臟出血等,以不用為好。土黴素,0. 2%,拌料內餵服。氯黴素,0.1%~0.2%混飲,連用5~7天。大蒜搗碎加水10~20倍,每隻幼雛每次用0.5~1毫升,每天4次,連餵3天。
我來說兩句